卭卭距虛
基本解釋
即邛邛岠虛。獸名。傳說與蹷互相依存,平時蹷以美草供給卭卭距虛,遇難時卭卭距虛負蹷而逃。見《爾雅·釋地》,《逸周書·王會》:“ 獨鹿 卭卭距虛善走也。”《穆天子傳》卷一:“卭卭距虛走百里。” 郭璞 注:“亦馬屬。”一說,卭卭、距虛是兩種獸。《爾雅翼·釋獸四》:“蟨” 宋 羅愿 注:“蟨,鼠前而兔后,趨則頓,走則顛,故常與卭卭、距虛比,為卭卭、距虛嚙甘草;即有難,卭卭、距虛負之走,故號比肩獸…… 張揖 以為卭卭,青獸,其狀如馬;距虛,似驘而小。”距,也寫作“駏”。參見“ 卭 ”。
成語(Idiom):卭卭距虛
發音(Pronunciation):wēng wēng jù x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的行走遲緩,步伐輕盈。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卭卭距虛,卭卭指緩慢,距指步伐,虛指輕盈。這個成語形容人行走時緩慢而輕盈的步伐,意味著走路時輕盈而有節奏感。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來形容人的行走姿態,特別是在描述舞蹈、體操等活動時,可以形容人的動作輕盈而有韻律感。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僖公二十九年》中有一則故事,描述一個叫卭卭的人,他的行走姿態非常緩慢而輕盈,就像是在距離虛空一樣。后來,人們就用“卭卭距虛”來形容人的行走姿態。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四個字,前兩個字形容行走姿態為卭卭,后兩個字表示距離為虛。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她的舞姿卭卭距虛,優美動人。
2. 他的步伐卭卭距虛,像是在飛翔。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一個人在慢慢地行走,步伐輕盈,好像在虛空中舞蹈一樣。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形容人行走姿態的成語,如“輕盈飄逸”、“步履維艱”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她的舞姿卭卭距虛,像仙女一樣。
2. 初中生:他的步伐卭卭距虛,仿佛在空中漂浮。
3. 高中生:她的舞蹈動作卭卭距虛,給人一種優雅的感覺。
4. 大學生:他的步履卭卭距虛,仿佛在跳著一支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