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素
基本解釋
高潔的情操傳誦于眾。 唐 康駢 《劇談錄·李朱崖知白令公》:“ 白公 以庫部郎中入為翰林學士,未愈三載,便秉鈞衡,其后五鎮藩方,再居廊廟,蹈義懷仁,而始終一致,流芳傳素,士林美之。”
成語(Idiom):傳素
發音(Pronunciation):chuán s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傳播美德、傳揚美名。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指傳播善行美德,宣揚美名聲譽。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表達人們傳播美德、宣揚美名聲譽的行為,以及傳承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等方面。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說,古時候有位名叫孟子的哲學家,他的學說主張人性本善,認為人們應該追求道德美德。他的弟子們為了傳承孟子的思想,紛紛傳播孟子的學說,以期能夠讓更多的人受益。后來,人們就用“傳素”來形容傳播美德和宣揚美名聲譽的行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傳素是一個動賓結構的成語,由“傳”和“素”兩個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始終秉承著傳素的理念,用自己的行動影響身邊的人。
2. 這個社區開展了一系列傳素活動,旨在提高居民的文明素質。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傳素”拆分成兩個部分記憶,其中“傳”可以聯想為傳播、傳承,“素”可以聯想為美德、美名。通過聯想記憶,可以更容易地記住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相關的成語,如“傳道授業解惑”、“傳經送寶”等,以豐富自己的詞匯量和語言表達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要傳素,做文明的好學生。
2. 初中生:作為一名中學生,我們應該傳素,為學校爭光。
3. 高中生:作為學長學姐,我們要傳素,做好榜樣。
4. 大學生:大學生應該傳素,為社會做出貢獻。
5. 成年人:每個人都應該傳素,為社會營造和諧的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