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頭
基本解釋
(1).管領夫役的頭目。 宋 吳自牧 《夢粱錄·米鋪》:“且叉袋自有賃戶,肩駝腳夫亦有甲頭管領,船隻各有受載舟戶。” 元 張國賓 《羅李郎》第三折:“自家是勅修相國寺的甲頭,管著這做工的眾多夫役。”《金瓶梅詞話》第七五回:“就是孤老院里也有個甲頭。”
(2).猶甲長。《宋史·食貨志上五》:“司農寺乞廢戶長、坊正,令州縣坊郭擇相鄰戶三二十家,排比成甲,迭為甲頭,督輸稅賦苗役,一稅一替。” 明 湯顯祖 《邯鄲記·鑿郟》:“諸餘作手都可,到是甲頭老賊,推呆賣老不來,來時打的他一直。” 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四編第一章第四節:“為防止借戶逃亡,青苗法實施時,又由五戶或十戶結成一保,由三等以上戶(地主或富裕農民)充作‘甲頭’。”
(3).同榜及第者之第一名。 王國維 《唐寫本敦煌縣戶籍跋》:“言甲頭某某者,猶 唐 以來言某某下及第、某某牓下進士矣。”
成語(Idiom):甲頭
發音(Pronunciation):jiǎ tóu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事物的開端或起始階段。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甲頭是中國漢字中的第一個字,它代表著事物的開始或起點。成語“甲頭”用來形容事物的開端,比喻事情剛剛開始或剛剛起步。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描述事物、活動或計劃的起始階段。可以用于各個領域,如工作、學習、運動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甲頭”最早出現在《史記·秦始皇本紀》中。秦始皇統一中國之后,他下令統一文字、度量衡等事物,將漢字的第一個字“甲”作為起點,用來表示事物的開始。后來,人們將“甲頭”作為成語使用,用來形容事物的起始階段。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甲頭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漢字“甲”和“頭”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項目才剛剛甲頭,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2. 我們班的學習計劃剛開始,現在是甲頭階段。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住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甲殼蟲(甲)的頭部(頭),表示事物的開始。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甲頭”相關的成語,如“甲第思過”、“甲于腋肩”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們班的運動會才剛開始,現在是甲頭階段。
2. 初中生(13-15歲):我剛剛開始學習英語,現在是甲頭階段。
3. 高中生(16-18歲):我的大學申請才剛開始,現在是甲頭階段。
4. 大學生(19-22歲):我的研究課題剛剛開始,現在是甲頭階段。
5. 成年人(23歲及以上):我剛剛開始創業,現在是甲頭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