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硯
基本解釋
亦作“ 幾研 ”。幾案和硯臺。 宋 蘇軾 《雨中過舒教授》詩:“窗扉靜無塵,幾硯寒生霧。” 宋 陸游 《硯湖》詩:“帖成龍蛇走,詩出雷雨壯。從今幾硯旁,一掃蟾蜍樣。” 元 虞集 《題張希孟凝云石》詩:“幾研襲清潤,文章互絪緼。”
成語(Idiom):幾硯
發音(Pronunciation):jǐ yà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用硯臺來比喻人的才華、學問。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幾硯是一個比喻性成語,幾指的是幾塊,硯指的是硯臺。這個成語的基本含義是用硯臺來比喻人的才華和學問。硯臺是古代文人書寫時使用的工具,幾硯的意思是說,一個人的才華和學問可以像幾塊硯臺一樣堅實而有價值。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幾硯一般用于形容人的學問淵博,才華出眾。可以用來贊美學問深厚的人,也可以用來自嘲自己才華不足。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幾硯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南朝梁代的《文選·劉勰序》中。劉勰是當時的一位著名文學家,他在序言中使用了這個成語來形容自己的才華。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幾硯是由兩個詞組成的,沒有特殊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知識廣博,真是幾硯之才。
2. 雖然他只是一個年輕人,但是他的才華已經展露出幾硯之能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想象一個人坐在硯臺旁邊,手中拿著幾塊硯臺,來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才華、學問相關的成語,如鳳毛麟角、博古通今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的知識就像幾硯一樣,很有用。
2. 初中生:他的才華真的是幾硯之才,我們都很佩服他。
3. 高中生:雖然他還年輕,但是他已經展現出了幾硯之能,將來一定會有所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