匏勺
成語(Idiom):匏勺(páo sháo)
發音(Pronunciation):páo shá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或物的形狀不正,不成樣子。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匏勺是古代農具,匏是一種葫蘆,勺是一種勺子。匏勺形狀不規則,不成樣子,因此用來形容人或物的形狀不正,不成樣子。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人的外表或事物的形狀不美觀、不規則,也可以用來形容人的舉止不端正。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相傳古代有個人喜歡做匏勺,但他的匏勺做得形狀不規則,不成樣子。有一天,他的朋友看到了他做的匏勺,笑著對他說:“你做的匏勺真是匏勺!”從此,人們用“匏勺”來形容形狀不正的人或物。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房子建得太匏勺了,一點美觀都沒有。
2. 這個畫得太匏勺了,看不清楚是什么東西。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形狀不規則的匏勺,以及人們笑話那個做匏勺的人,這樣可以幫助記憶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形狀相關的成語,如“殘羹冷炙”、“瓜田李下”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的書包形狀太匏勺了,一點都不好看。
2. 初中生:這個畫的形狀太匏勺了,老師都看不懂。
3. 高中生:他的穿著太匏勺了,一點都不合時宜。
4. 大學生:這個設計的形狀太匏勺了,完全不符合人體工程學。
5. 成年人:他的言行舉止太匏勺了,完全沒有教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