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計
基本解釋
[釋義]
(名)長遠的重要計劃。
[構成]
偏正式:大(計
[同音]
大薊
英文翻譯
1.major program of lasting importance; matter of fundamental importance
詳細解釋
◎ 大計 dàjì
(1) [a major programme of lasting importance]∶重大的謀略或計劃
(2) [general exam for officials]∶官吏每三年一次的考績
(3) [national annual accounting]∶國家年終核算
(1).官吏每三年一次的考績。《周禮·天官·太宰》:“三歲則大計羣吏之治,而誅賞之。” 鄭玄 注引 鄭司農 曰:“三歲考績。”
(2). 明 清 兩代考核外官的制度叫大計,每三年舉行一次。《明史·佞倖傳·朱隆禧》:“由進士歷 順天府 丞,坐大計黜。” 清 姚鼐 《邱松亭家傳》:“君采購嚴禁吏蠹……大計列一等,當擢。”參閱《清文獻通考·職官四》。
(3).重大的謀略或計劃。《國語·吳語》:“不勇,則不能斷疑以發大計。” 唐 杜甫 《暮秋枉裴道州手札率爾遣興寄遞呈蘇渙侍御》詩:“ 郭欽 上書見大計, 劉毅 答詔驚羣臣。” 宋 蘇軾 《答呂元鈞書》之二:“士大夫相顧避罪而已,何暇及中外利害大計乎?”《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政協代表﹞就有關國家建設事業的根本大計及其他重要措施,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提出建議案。”
(4).謂國家歲終核算。《周禮·天官·序官》“司會” 漢 鄭玄 注:“司會主天下之大計。”《魏書·袁翻傳》:“今之豫度,微似小損,歲終大計,其利實多。”
成語(Idiom):大計(dà jì)
發音(Pronunciation):dà j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重要的計劃或決策。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大計一詞指的是重要的計劃或決策。它通常用來形容具有重大意義或影響的行動或決策。大計強調了決策的重要性和影響力,表示這是一個必須慎重考慮并且需要付出努力的重要決策。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大計常用于描述個人、團體、組織或國家等的重要決策。例如,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企業的重大戰略決策,一個政府的重要政策制定,或者一個人生重要轉折的決策。這個成語強調了決策的重要性和需要付出努力來實現目標的意義。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大計的故事起源并不明確。這個成語是根據漢語的表達習慣形成的,常用于形容人們面臨重要決策時的心態和態度。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大計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大”表示重要、重大,而“計”表示計劃、決策。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制定了一個大計,希望將公司帶入新的發展階段。
2. 這次會議是關乎國家發展的大計,需要我們共同努力。
3. 面對人生重要的大計,我們應該慎重考慮每一個決策。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與“大計”相關的場景或情境來記憶這個成語。例如,想象自己站在一個重要的十字路口,需要做出一個關乎未來的決策,這個決策就是你的大計。這樣的場景可以幫助你記憶和理解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大計相關的成語,例如“大事一件”、“大勢所趨”等。通過比較和對比這些成語的含義和用法,可以更好地理解和運用大計這個成語。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要好好學習,因為考試對我來說是一個大計。
2. 初中生:面對高中的選擇,我必須做出一個重要的大計。
3. 高中生:大學是我人生的大計,我要努力考上理想的大學。
4. 大學生:找到一份好工作是我現在的大計,我正在努力準備面試。
5. 職場人士:公司的發展規劃是一個重要的大計,需要我們共同努力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