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音會
基本解釋
北方農村的一種業余音樂組織。其樂器有鑼、鼓、鈸、笙、笛、嗩吶、二胡等。 趙樹理 《新食堂里憶故人》:“他們都愛好民間音樂,八音會的樂器長期存在他們家里。”《中國農村的社會主義高潮·勤儉辦社建設山區》:“社里還設置了圖書館……并且有八音會、讀報組等學習和文化娛樂組織。”
成語(Idiom):八音會
發音(Pronunciation):bā yīn hu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音樂中的八個音符,也用來形容音樂和諧美妙的景象。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八音會是一個古代音樂術語,指的是音樂中的八個音符,分別是宮、商、角、徵、羽、上、委、宮。這些音符相互組合,可以創造出美妙的音樂。在成語中,八音會用來比喻各種聲音和諧共鳴、和睦相處的景象。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八音會通常用來形容音樂和諧美妙的場景,也可以用來形容各種聲音和諧共鳴的情況。比如,可以用在描述音樂會、合唱團、樂團演奏時的和諧美妙情景,也可以用來形容人們和睦相處、和諧共處的場景。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八音會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音樂文化。在古代,音樂被認為是一種神圣的藝術,有著獨特的地位。八音會作為音樂術語,用來形容音樂的和諧美妙,后來被引申為比喻各種聲音和諧共鳴的情景。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八音會是一個四字成語,由“八”、“音”、“會”三個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那場音樂會上,樂團演奏出了一場八音會,讓人陶醉其中。
2. 這個合唱團的演唱真是八音會般的和諧,聽得人心曠神怡。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音樂會場景,樂團演奏出美妙的音樂,各種聲音和諧共鳴,形成了八音會的景象。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古代音樂文化,了解更多關于八音會的歷史和演變。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在音樂課上,我們學會了八音會的基本知識。
2. 初中生:我喜歡聽音樂會上的八音會,很有藝術感。
3. 高中生:樂團演奏出的八音會讓我感受到了音樂的魅力。
4. 大學生:在合唱團中,我們一起創造出了一場八音會。
5. 成年人:我們一家人和睦相處,就像是一個家庭中的八音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