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懷
基本解釋
◎ 孔懷 kǒnghuái
[brother] 兄弟的代稱
兄弟孔懷。——《詩·小雅·常棣》
詳細解釋
原謂甚相思念。《詩·小雅·常棣》:“死喪之威,兄弟孔懷。” 鄭玄 箋:“維兄弟之親,甚相思念。”《隸釋·漢慎令劉修碑》:“ 建寧 四年五月甲戌卒,二弟 龍 純 ,攣哀孔懷。”后用為兄弟的代稱。《三國志·魏志·管輅傳》“明年二月卒,年四十八” 裴松之 注引《<管輅別傳>敘》:“ 辰 不以闇淺,得因孔懷之親,數與 輅 有所諮論。” 管辰 , 管輅 之弟。《晉書·熊遠傳》:“ 堯 取 舜 于仄陋, 舜 拔賢于巖穴, 姬公 不曲繩于天倫, 叔向 不虧法于孔懷。”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文章》:“ 陸機 《與長沙顧母書》述從祖弟 士璜 死,乃言‘痛心拔腦,有如孔懷’。心既痛矣,即為甚思,何故言有如也?觀其此意,當謂親兄弟為孔懷。”
成語(Idiom):孔懷
發音(Pronunciation):kǒng huá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心胸寬廣,胸懷大度。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孔懷是由“孔”和“懷”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孔”表示寬闊、廣大;“懷”表示心胸、胸懷。合在一起就表示一個人的心胸寬廣,胸懷大度。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通常用來形容一個人的胸懷寬廣,能夠容納不同的意見和觀點。它可以用來贊美一個人的寬容和包容心態,也可以用來勸告他人要學會寬容和諒解。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左傳》中的一則故事。相傳,古代有一個名叫孔子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胸懷寬廣,能夠容納不同的學說和觀點。因此,人們把胸懷寬廣的人稱為“孔懷”。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這個成語由兩個字組成,結構簡單明了。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對不同的意見總是保持孔懷的態度。
2. 只有具備孔懷的心態,才能夠與人和諧相處。
3. 他的孔懷讓他在團隊中得到了廣泛的認可和尊重。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孔懷”與“寬闊的胸懷”進行聯想,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學習更多與寬容和胸懷相關的成語,如“寬宏大量”、“寬厚待人”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告訴我們要有孔懷的心態,不要輕易生氣。
2. 初中生:我們班級的氛圍很好,大家都有孔懷的心態,互相包容。
3. 高中生:學會孔懷,可以讓自己更加寬廣的胸懷,面對各種困難和挑戰。
希望這個學習指南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