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殤
基本解釋
(1).指長殤、中殤、下殤。《儀禮·喪服》:“傳曰:年十九至十六為長殤;十五至十二為中殤;十一至八歲為下殤?!?br>(2).三個橫死者?!?a href="/r_ci_b3b9ab01fe784ea29231f09758de6e23/" target="_blank">文選·謝瞻<張子房>詩》:“力政吞九鼎,苛匿暴三殤?!?李周翰 注:“橫死曰殤。 孔子 過 泰山 ,有婦人哭於墓者而哀,使 子貢 問之,曰:‘吾舅死於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唬骸尾蝗ヒ??’曰:‘無苛政?!?孔子 曰:‘小子志之,苛政猛於虎也?!?秦 之苛法天下怨之,其暴甚於此三殤也?!?/p>
成語(Idiom):三殤
發音(Pronunciation):sān shā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戰爭、災難或疾病等導致的大量死亡。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三殤是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三”表示多次,指多次的死亡;“殤”表示戰爭、災難或疾病等導致的死亡。三殤一詞形象地描繪了大規模的人員死亡情景,通常用來形容悲痛和不幸。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三殤通常用于描述戰爭、災難或疾病等導致的大規模死亡情況。在文學作品、新聞報道或社會討論中,可以使用三殤來表達對于人類悲慘遭遇的關注和悲痛之情。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三殤一詞源于古代文學作品《楚辭·九歌·東籬》中的一句描述:“三殤者,吾心之憂也?!边@句話出自楚國的文學家屈原,他在作品中表達了對祖國楚國的關切和憂慮。后來,這句話被引申為形容大規模死亡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三殤是由形容詞“三”和名詞“殤”組成的成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場戰爭造成了三殤,我們應該珍惜和平。
2. 災難過后,整個城市陷入了三殤的境地。
3. 這次疫情導致了數以千計的三殤,令人痛心。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三殤這個成語。將“三”與“三次”聯系起來,表示多次的死亡;將“殤”與“傷”聯系起來,表示戰爭、災難或疾病等導致的死亡。通過將這兩個元素聯想在一起,可以更容易記憶和理解三殤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成語感興趣,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戰爭、災難或疾病相關的成語,如“百戰百勝”、“水災”、“疾風知勁草”等。通過學習這些成語,可以豐富自己的漢語詞匯,并了解更多有關中國文化和歷史的知識。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8歲):這場大火導致了很多人的三殤,他們的家被燒毀了。
2. 初中生(14歲):戰爭帶來了無數的三殤,我們應該珍惜和平的生活。
3. 高中生(17歲):這次疫情造成了全球范圍內的三殤,我們需要共同努力來戰勝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