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畜
基本解釋
包藏。 宋 歐陽修 《言西邊事宜第一狀》:“而 元昊 ,勇鷙桀黠之虜也,其包畜奸謀欲窺中原者累年矣。” 宋 王安石 《和平甫舟中望九華山》之二:“此山廣以深,包畜萬物兼。”
成語(Idiom):包畜
發音(Pronunciation):bāo x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包庇壞人,庇護壞事。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包畜是一個形容詞,用來形容包庇壞人或庇護壞事的行為。它表示一個人或組織對不道德、不正當或違法行為的默許或支持。這個成語通常用來批評那些縱容壞人、庇護犯罪行為的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包畜這個成語可以用來批評那些對壞人或壞事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人。它可以在正式的場合或者日常生活中使用,比如在會議上批評某個組織對不法行為的縱容,或者在朋友間討論社會問題時指責某個人對犯罪行為的庇護。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包畜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農村社會。包畜原本是指農民放養家畜,讓它們四處亂跑。后來,這個詞逐漸引申為包庇壞人或庇護壞事的意思。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包畜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結構簡單明了。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政府包畜了很多腐敗分子,導致社會治安日益惡化。
2. 他的朋友圈里都是些壞人,他也被認為是一個包畜之人。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包畜的發音“bāo xù”與“保畜”進行聯想。保畜是指保護家畜的意思,而包畜則是指保護壞人或壞事。通過將這兩個詞進行對比,可以更容易記憶包畜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包畜這個成語的含義后,可以進一步學習相關的成語,如包庇、庇護、縱容等,以擴大對類似概念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是一個包畜的人,總是幫助那些做壞事的同學。
2. 初中生:那個老師包畜了一些學生,他們經常違反校規。
3. 高中生:社會上有很多包畜之人,他們為了個人利益不惜違法犯罪。
4. 大學生:我們應該堅決反對包畜行為,維護社會的公平和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