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遲
成語(Idiom):委遲(wěi chí)
發音(Pronunciation):wěi chí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推遲、拖延、耽擱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委遲是指推遲、拖延、耽擱。形容人拖延做事,不及時行動。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委遲常用于形容某人拖延、耽擱做事的行為。可以用來批評或警示別人不要拖延做事,要及時行動。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委遲的故事起源于《史記·平津侯列傳》。故事中講述了一個名叫平津侯的人,他曾經被任命為一座城的守城官。他負責修筑城墻,但因為懶散拖延,導致城墻修筑的時間拖延了很久。最終,這座城墻修筑得很晚,因此人們就用“委遲”來形容他的懶散行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委遲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委”是動詞,表示推遲;“遲”是形容詞,表示拖延。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總是委委托托,從來不按時完成任務。
2. 你不能再委遲了,現在就行動起來吧!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委遲”與“懶散拖延”聯系起來,將其形象化為一個人在拖延做事的場景,以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學習相關的成語和詞語來擴展對委遲的理解,例如“拖泥帶水”、“拖延癥”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不喜歡委遲做作業,因為這樣會讓我沒有時間玩。
2. 初中生(13-15歲):老師告訴我們不能委遲復習,要提前準備考試。
3. 高中生(16-18歲):他因為委遲準備申請材料,錯過了大學的錄取期限。
4. 大學生及以上:作為一個成年人,我們不能委遲處理重要的事情,要及時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