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視
成語(Idiom):俯視(fǔ shì)
發音(Pronunciation):fǔ sh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從上往下看,以高人姿態看待或傲視他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俯視是由動詞“俯”和動詞“視”組成的成語,表示站在高處或高人一等的位置,以傲視或看不起他人。它常用來形容某人看待別人時的高傲態度或自大心態。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通常用來形容某人自以為高人一等,以一種傲慢的態度看待他人,或者用來形容某人站在高處,俯視他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紅樓夢》是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其中有一段描述賈寶玉在賈母的壽辰上,被眾人俯視的情節。這個故事讓人們對俯視這個詞語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認識。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詞+動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站在高處,俯視著那些低人一等的人。
2. 她總是以一種高傲的姿態俯視他人。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俯視”拆分為“俯”和“視”,并聯想到一個人站在高處,以一種傲慢的姿態看著別人的形象。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學習更多與“俯視”相關的成語,如“居高臨下”、“目空一切”等,以擴展對高傲態度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7-12歲):我不喜歡那個俯視我們的同學。
2. 初中生(13-15歲):他總是以一種俯視其他人的態度對待我們。
3. 高中生(16-18歲):她站在高處,俯視著所有人,好像她才是最優秀的。
4. 大學生(19-22歲):他總是以一種高傲的姿態俯視他人,這讓人很不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