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彝
基本解釋
猶人倫。舊指人與人之間相處的倫理道德準則。《書·康誥》:“天惟與我民彝大泯亂。” 孔 傳:“天與我民五常,使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而廢棄不行,是大滅亂天道。” 宋 葉適 《<歸愚翁文集>序》:“天下以佞諛鄙淺成俗,豈惟圣賢之常道隱,民彝併喪矣。” 清 錢謙益 《嘉議大夫葉公墓志銘》:“公生平學問,躬行實踐,信心為己,感民彝,痛國是,是是非非,如風檣弦矢,觸而必發,豈有意與黨人爭勝負哉?”
成語(Idiom):民彝(mín yí)
發音(Pronunciation):mín yí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和諧共處,民眾團結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民彝指的是人民團結和睦相處,共同建設美好社會的精神狀態。它強調了人民之間的和諧關系,以及共同努力實現共同目標的重要性。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民彝常用于描述社會中人民團結一心,共同面對困難并解決問題的情景。它可以用來表達對團隊合作、社區和諧、國家統一等方面的贊美和期望。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民彝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詩經·秦風·谷風》中的《民彝》篇。在古代,彝是一種古老的樂器,被用來表達人們的喜悅和祝福。后來,民彝逐漸演變為描述人民團結和諧的象征。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民彝是一個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民”表示人民,而“彝”表示和諧。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人民團結一心,共同建設美好家園,展現了民彝的力量。
2. 在困難時期,我們需要保持民彝的精神,共同度過難關。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的方式記憶成語“民彝”。可以想象人民手拉手,團結一心,形成一個和諧的圓圈,象征著民彝的精神。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
- 深入了解中國的傳統文化和價值觀,了解人民團結和諧的重要性。
- 學習其他與團結和諧相關的成語,如“和衷共濟”、“眾志成城”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 小學生:我們要和同學們友好相處,共同學習,體現民彝的精神。
- 初中生:只有全體同學團結一心,才能實現學校的共同目標,展現出民彝的力量。
- 高中生:社會的發展需要人民的團結和諧,我們要努力實現民彝的精神,為社會進步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