硃諭
成語(Idiom):硃諭
發音(Pronunciation):zhū y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明確的指示或建議。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硃諭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硃”讀作zhū,意為紅色;“諭”讀作yù,意為指示、告誡。硃諭的基本含義是明確的指示或建議,通常用來形容明確的指導或建議。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硃諭常用于形容領導或長輩給予明確的指示或建議,也可以用來形容明確的命令或指令。在工作場合或學習中,如果領導或老師給出明確的指示或建議,可以使用硃諭來描述。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硃諭這個成語出自《左傳·昭公十年》:“硃諭,賜之以蚩尤之弓。”故事發生在春秋時期,趙國的國君昭公賜給他的臣子蚩尤的弓箭。這個故事中,硃諭指的是君王的明確指示或賜命。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硃諭是一個固定搭配,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領導給出了硃諭,我們必須按照要求完成任務。
2. 老師給學生們下達了硃諭,要求他們認真復習考試內容。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硃諭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紅色的指南針,指向著明確的方向,表示明確的指示或建議。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指示或建議相關的成語,例如“明示”、“明令”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給我們下達了硃諭,要求我們每天都要完成作業。
2. 初中生:校長在晨會上發表了一篇硃諭,鼓勵我們努力學習。
3. 高中生:老師給我們布置了一項硃諭,要求我們在一個月內完成一篇研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