丕則
基本解釋
連詞。于是。《書·康誥》:“丕則敏德,用康乃心,顧乃德。”《逸周書·祭公》:“丕則無遺后難。” 王引之 《經傳釋詞》卷十:“丕則,猶言於是也。”
成語(Idiom):丕則(pī zé)
發音(Pronunciation):pī zé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非常重要、有價值的事物。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丕則是一個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它的基本含義是指非常重要、有價值的事物。其中,“丕”意為重要、偉大,“則”意為法則、規范。這個成語形象地描述了一種重要事物應該遵循的規范和法則。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丕則這個成語可以用來形容任何非常重要、有價值的事物。它常常用于正式場合,比如演講、文章或書信中,以強調某個事物的重要性和價值。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丕則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左傳·昭公十一年》。昭公是一個古代國君,他在位期間非常重視禮儀和道德規范。一次,昭公聽說一個名叫子丕的人非常聰明,就派人去請他來做官。子丕說:“我雖然聰明,但是我不符合禮儀和法則,不能擔任官職。”昭公非常驚訝,因為他從來沒有聽說過有人拒絕做官。于是,昭公感慨地說:“子丕之言,丕則之也。”意思是說,子丕的話符合規范和法則,正是重要的事物應該具備的品質。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丕則由兩個漢字組成,沒有特定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項目是我們公司的丕則,我們必須全力以赴。
2. 他的研究成果被評為科學界的丕則,獲得了多個獎項。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丕則這個成語與“重要”、“有價值”等詞語聯系起來,幫助記憶其基本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你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重要性和價值相關的成語,如“舉世無雙”、“千載難逢”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這本書是我的丕則,我會好好讀。
2. 初中生:做好學習是我的丕則,我要努力考上好大學。
3. 高中生:對于藝術家來說,追求卓越是他們的丕則。
4. 大學生:創新和創業是現代大學生的丕則,他們要勇敢探索未來。
5. 成年人:對于企業家來說,創造價值是他們的丕則,他們要為社會做出貢獻。
希望這個學習指南能夠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和運用成語“丕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