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磔
成語(Idiom):格磔(gé zhé)
發音(Pronunciation):gé zhé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對待人或事情嚴格、嚴厲,毫不留情。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格磔是由“格”和“磔”兩個字組成的成語。格,指嚴格、嚴明;磔,指打擊、懲罰。格磔的意思是對待人或事情非常嚴格,毫不留情地打擊或懲罰。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格磔常用于描述對待問題、工作、學習等方面的態度嚴格、要求高的情況。可以用來形容領導對下屬的嚴格要求,老師對學生的嚴厲批評,以及自己對待工作學習的嚴格要求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格磔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史記·平準書》中。據說,秦始皇統一六國后,為了鞏固統治,采取了嚴苛的法律制度,對犯罪行為進行嚴厲的打擊和懲罰,以維護社會秩序。因此,人們用“格磔”來形容秦始皇對待犯罪行為的態度。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格磔屬于形容詞短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領導對我們的工作要求非常格磔,我們必須做到盡善盡美。
2. 這位老師對學生的要求格磔,絲毫不讓步。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格磔”與“格格磔磔”進行聯想,形象地表示對待人或事情非常嚴格、嚴厲的態度。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格磔相關的成語,如“一絲不茍”、“嚴陣以待”等,以擴展詞匯量和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對我們的作業要求格磔,我們必須認真完成。
2. 初中生:老師對我們的考試成績要求格磔,我們必須努力學習。
3. 高中生:高考臨近,我們對自己的復習計劃要求格磔,不能有絲毫懈怠。
4. 大學生:實習單位對我們的工作要求格磔,我們必須做到精益求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