斡旋
成語(Idiom):斡旋(wò xuán)
發音(Pronunciation):wò xuá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在兩個或多個相互對立的事物之間進行調解、排解矛盾。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斡旋是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第一個字“斡”意為轉動、旋轉,第二個字“旋”意為轉動、轉身。斡旋的含義是指在兩個或多個相互對立的事物之間進行調解、排解矛盾,使雙方達成和解或妥協。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斡旋常用于形容在矛盾、糾紛或爭議等問題上扮演調解、協調的角色。例如,在家庭糾紛、商業爭端、國際外交等方面都可以運用斡旋來解決矛盾,促進和平與穩定。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斡旋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官場。古代的官員常常需要在各種矛盾糾紛之間斡旋,以維護社會的和諧與穩定。斡旋這個詞語的含義逐漸擴展到其他領域,成為一個常用的詞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斡旋是一個動賓結構的成語,其中“斡”是動詞,表示轉動、旋轉的動作,“旋”是動詞的賓語,表示轉動的方向。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作為中間人斡旋了兩個公司之間的商業爭端。
2. 這位外交官斡旋了兩個國家之間的邊界爭議,成功地達成了妥協。
3. 她善于斡旋家庭糾紛,幫助親戚們和睦相處。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斡旋這個詞語。可以將“斡”聯想為手在旋轉,而“旋”則表示旋轉的方向。將這兩個字聯想在一起,形成一個手在旋轉的形象,以幫助記憶斡旋這個詞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相關的成語,如斡酌、斡籌、斡源等,以擴大對于調解、協調、解決矛盾等方面的詞匯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老師幫助我們斡旋了爭吵的同學,讓他們和好如初。
2. 初中生(13-15歲):我們班主任經常斡旋同學們之間的矛盾,幫助我們解決糾紛。
3. 高中生(16-18歲):學生會干部經常需要斡旋學生們的不同意見,以達成共識。
4. 大學生(19-22歲):社團負責人需要斡旋成員之間的矛盾,以保持團隊的和諧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