斒孄
成語(Idiom):斒孄(bān xiá)
發音(Pronunciation):bān xiá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事物光彩奪目,華麗美好。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斒孄是一個形容詞性成語,用來形容事物的光彩奪目、華麗美好。它常用來形容人的容貌或衣著華麗,也可以形容事物的外觀或裝飾華麗美觀。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斒孄常用于正式場合或文學作品中,用來形容人的容貌、服飾或藝術品的美麗和精致。例如,可以用來形容女子的妝容華麗,或者形容一幅精美的畫作。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哀公二十五年》中有一段記載,當時魯國的公子季孫斑孫非常英俊,他的容貌和儀態都非常出眾,因此被稱為斒孄。后來,斒孄這個成語就用來形容人的美麗和華麗。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成語斒孄由兩個漢字組成,分別是“斒”和“孄”。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她穿著一襲斒孄的禮服,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2. 這幅畫的色彩斑斕,斒孄奪目。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斒孄這個成語與華麗的形象聯系起來,想象一個人或物體光彩奪目、華麗美好的樣子,幫助記憶其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美麗、華麗相關的成語,如“絢麗多彩”、“瑰麗無比”等,擴大對美的表達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她的舞蹈衣服斒孄奪目,我也想學跳舞。
2. 初中生(13-15歲):他的英語發音斒孄,聽起來非常地道。
3. 高中生(16-18歲):這幅畫的細節處理非常斒孄,給人一種美的享受。
4. 大學生及以上:她的晚禮服斒孄奪目,每個人都被她吸引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