蟲螟
基本解釋
指危害莊稼的蟲類。《管子·七臣七主》:“苴多螣蟇,山多蟲螟。”《呂氏春秋·仲春紀》:“行夏令,則國乃大旱,煗氣早來,蟲螟為害。”《后漢書·仲長統傳》:“蟲螟食稼,水旱為災,此皆戚宦之臣所致然也。” 唐 李德裕 《黠戛斯朝貢圖傳序》:“蟲螟不生,嘉穀以成。”
成語(Idiom):蟲螟(chóng míng)
發音(Pronunciation):chóng mí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小蟲、小螞蟻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蟲螟是中國的一個成語,由“蟲”和“螟”兩個字組成。蟲指小蟲子,螟指小螞蟻。這個成語用來形容人們勤奮努力、不怕辛苦的精神。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蟲螟通常用于褒義,表示對勤奮努力、不怕辛苦的人的稱贊。可以用來形容學生刻苦學習、工作努力的情況,也可以用來形容農民辛勤耕作的場景。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蟲螟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一則寓言故事。相傳,古代有一位農夫,他每天都非常勤奮地耕種田地,不怕辛苦。他的勤勞和辛勤工作得到了上天的贊賞,于是上天派來了一群小螞蟻,幫助他完成了農田的耕種工作。這個故事寓意著勤奮努力的人會得到上天的幫助和賞識。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成語“蟲螟”的結構比較簡單,由兩個漢字組成,沒有固定的詞序。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個蟲螟,每天早出晚歸,從不懶惰。
2. 她是個蟲螟,一直努力學習,終于考上了理想的大學。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的方式記憶成語“蟲螟”。可以想象一個勤奮努力的小蟲子在田地里辛勤工作的場景,來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更多與勤奮努力相關的成語和故事,如“苦心孤詣”、“勤學苦練”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要像蟲螟一樣努力學習,考好成績。
2. 初中生:他是個蟲螟,每天都堅持自習到很晚。
3. 高中生:她是個蟲螟,為了高考一直在努力備考。
4. 大學生:我要像蟲螟一樣勤奮努力,爭取拿到好的實習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