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xì)解釋
詞語解釋
yī máo bù bá ㄧ ㄇㄠˊ ㄅㄨˋ ㄅㄚˊ一毛不拔
◎ 一毛不拔 yīmáo-bùbá
[be very stingy and unwilling to give a hair] 連一根毛也不肯拔,比喻為人非常吝嗇自私
詞語解釋
yī máo bù bá ㄧ ㄇㄠˊ ㄅㄨˋ ㄅㄚˊ一毛不拔
語出《孟子·盡心上》:“ 楊子 取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燕丹子》卷中:“ 荊軻 曰:‘有鄙志,常謂心向意,投身不顧;情有異,一毛不拔。’”后以“一毛不拔”形容極端吝嗇。 宋 蘇軾 《答陳季常書》“鄉(xiāng)諺有云缺口鑷子者”自注:“缺口鑷子者,取一毛不拔。”《水滸傳》第六二回:“ 董超 駡道:‘你這財主們,間常一毛不拔,今日天開眼,報應(yīng)得快!’” 清 袁枚 《新齊諧·鐵公雞》:“ 濟(jì)南 富翁某,性慳吝,綽號鐵公鷄,言一毛不拔也。” 洪深 《貧民慘劇》第三幕:“他姑媽姑丈有錢,藏起來,一毛不拔,出門洋車都舍不得坐。”
成語詞典已有該詞條:一毛不拔
成語(Idiom):一毛不拔
發(fā)音(Pronunciation):yī máo bù bá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非常吝嗇,一分錢也不肯拿出來。
詳細(xì)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成語“一毛不拔”意為非常吝嗇,形容一個人非常小氣,舍不得花錢或者幫助別人。形容此人對金錢非常吝嗇,不肯拿出一毛錢。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常用于描述一個人非常吝嗇,不愿意花錢或者幫助別人的情況。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對待金錢的態(tài)度,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對待幫助他人的態(tài)度。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jù)說,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一個富商。這個富商非常吝嗇,從來都不肯幫助別人,更別說給別人錢了。有一天,他的朋友生了一場大病,沒有錢治療。朋友來找他借錢,他卻一毛不拔,拒絕了朋友的請求。后來,這個富商也生了一場大病,沒有錢治療。他來找朋友借錢,朋友卻也一毛不拔,不愿意幫助他。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人對待別人的態(tài)度,別人也會對待他的態(tài)度。
成語結(jié)構(gòu)(Structure of the Idiom):這個成語由四個字組成,分別是“一”、“毛”、“不”、“拔”。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非常一毛不拔,從來都不肯給別人買東西。
2. 這個人對待金錢非常小氣,一毛不拔。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lián)想“一毛不拔”這個成語的含義,將“一毛”想象成很少的錢,而“不拔”則表示不肯拿出來。可以將這個意象與一個非常吝嗇的人聯(lián)系在一起,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xué)習(xí)(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吝嗇、節(jié)儉相關(guān)的成語,如“守株待兔”、“舍近求遠(yuǎn)”等,可以幫助擴(kuò)展詞匯量和理解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xué)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xué)生(6-12歲):他一毛不拔,從來都不肯給我買糖果。
2. 初中生(13-15歲):他非常一毛不拔,從來都不肯請我們吃飯。
3. 高中生(16-18歲):這個人對金錢非常小氣,一毛不拔。
4. 大學(xué)生(19-22歲):他一毛不拔,從來都不肯為了朋友花錢。
5. 成年人(25歲以上):他非常吝嗇,一毛不拔,連自己的家人都不肯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