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邏便
基本解釋
亦作“ 大羅便 ”。 突厥 官號。《隋書·北狄傳·突厥》:“ 木桿 在位二十年,卒,復捨其子大邏便而立其弟。”《通典·邊防十三》:“其( 突厥 )初國貴賤官號,凡有十等……其勇健者謂之始波羅,亦呼為英賀弗,肥麄者謂大羅便(原作‘三大羅’,據《通鑑》 胡 注校改)。大羅便,酒器也,似角而麄短,體貌似之,故以為號。此官特貴,唯其子弟為之。”
成語(Idiom):大邏便
發音(Pronunciation):dà luó bià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在外地或陌生環境中行動不便,不熟悉情況。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大邏便這個成語由“大”、“邏”、“便”三個字組成。“大”表示廣大、遼闊,“邏”指路途、行走,“便”表示不方便。意思是指在陌生環境中行動不便,不熟悉情況,感到不自在。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通常用來形容人在陌生的地方或不熟悉的環境中行動不便,感到不自在的情況。比如,一個人初次來到一個陌生的城市,對周圍的環境和人情不熟悉,就可以形容他感到大邏便。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大邏便的具體故事起源尚無明確記載,但這個成語的意思和構成都與中國古代的行軍打仗有關。在古代軍隊行軍打仗時,如果行軍路途遼闊,不熟悉地形,就會感到行動不便,不自在。因此,大邏便的意思就是從古代軍隊行軍打仗的情景中演變而來的。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大邏便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三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我來到這個陌生的城市,一切都不熟悉,感覺大邏便。
2. 他第一次去參加這個活動,不知道該做什么,有點大邏便。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大邏便”與“大路不便”進行聯想,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意思。同時,可以把這個成語和陌生環境中行動不便的情景聯系起來,形成更加鮮明的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更多與陌生環境、不熟悉情況相關的成語,如“局促不安”、“手足無措”等,以擴展詞匯量和語言運用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我第一次去一個陌生的地方,感覺大邏便,不知道該怎么走。
初中生:參加新學校的開學典禮,對周圍的同學和老師都不熟悉,感到有點大邏便。
高中生:去一個陌生的城市旅游,對當地的風俗和習慣不熟悉,感覺大邏便,不知道該怎么安排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