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蒔
成語(Idiom):栽蒔
發音(Pronunciation):zāi sh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比喻種植和培養,也比喻教育和培養人才。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栽,種植;蒔,培養。栽蒔形容種植和培養的過程,也可比喻教育和培養人才的過程。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描述教育、培養和發展人才的過程。也可用于形容培養和發展事業、企業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襄公二十三年》中有“子曰:‘非其麥不飽者也,非其人不栽蒔者也’”的記載。這句話是孔子對他的學生子貢說的。孔子用這句話形容栽植莊稼和培養人才的重要性。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賓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一位有經驗的教育家,善于栽蒔人才。
2. 這家公司一直注重栽蒔人才,所以業務發展迅速。
3. 學校重視栽蒔學生的綜合素質,不僅注重學術成績,還注重培養學生的品德和社會能力。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栽蒔”與種植莊稼和培養人才的過程聯系起來,形象地想象自己在耕地上栽種莊稼,同時也在培養和發展自己的才能和能力。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古代的教育和培養人才的方法和理念,以及現代教育體制中的人才培養模式。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經常栽蒔我們,讓我們快樂學習。
2. 初中生:學校為了培養我們的綜合素質,不僅注重課堂學習,也注重栽蒔我們的品德和社會能力。
3. 高中生:老師經常鼓勵我們積極參與社會實踐活動,這是為了栽蒔我們的社會責任感和創新能力。
4. 大學生:大學教育的目標是栽蒔我們全面發展的能力,讓我們成為社會需要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