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頭山
基本解釋
長白山主峰。在吉林省東南中國、朝鮮兩國邊界上。休眠火山。山頂有火山口湖天池,湖周環列十六座高峰。松花江、鴨綠江和圖們江的源地。
成語(Idiom):白頭山
發音(Pronunciation):bái tóu shā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年紀大,頭發已經白了。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白頭山是由“白頭”和“山”兩個詞組成的成語。其中,“白頭”指的是頭發已經變白,表示年紀已經大;“山”則是用來比喻人的形象。整個成語的意思是形容人年紀已經大,頭發已經白了。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通常用來形容年紀大的人,尤其是在形容頭發已經變白的老人。可以用于正面贊美老人的智慧和經歷,也可以用于幽默調侃自己或他人的年紀。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白頭山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明代文學家馮夢龍的《喻世明言》中。故事講述了一個年輕人娶了一個年紀較大的妻子,被人嘲笑為“白頭山”。后來,這個成語就逐漸流傳開來,成為了用來形容年紀大的人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已經到了白頭山的年紀,卻依然保持著年輕人的活力。
2. 雖然他已經是個白頭山了,但他的思維依然敏捷,經驗豐富。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白頭山”與年紀大、頭發白等形象聯系起來,形成強烈的形象聯想。可以想象一個年紀很大的人站在山頂,頭發已經全部變白了。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文化中對老年人的尊重和敬重,以及與年齡相關的成語和俗語。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的爺爺已經是一個白頭山了,但他的精神還是很年輕。
2. 初中生:我希望能夠像我的父母一樣,到了白頭山的年紀還能保持健康和活力。
3. 高中生:雖然我還很年輕,但我希望能夠在將來成為一個白頭山,擁有豐富的人生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