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提綱挈領
發音(Pronunciation):tí gāng qiè lǐ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文章或演講的主要內容清晰明確,條理井然,意義明顯。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提綱挈領是一個漢語成語,由“提綱”和“挈領”兩個詞組成。提綱指的是文章或演講的大綱,即主要內容的概括;挈領指的是衣領,比喻整理衣領以示整齊。提綱挈領形容文章或演講的結構合理,內容條理清晰,表達有序。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提綱挈領常用于形容文章、演講、計劃等內容的組織結構良好,邏輯清晰,條理井然。可以用來贊美一個人的言談舉止有條不紊,思維清晰,也可以形容一個團隊的工作有條不紊,目標明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提綱挈領最早見于《史記·項羽本紀》中,原文是“挈領提綱,吾以為能。”意為“整理衣領,拿起提綱,我以為自己能夠做到。”這句話是項羽在劉邦向他提出共同起義的時候說的。項羽的回答意味著他有清晰的計劃和目標,能夠組織起義軍并取得勝利。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提綱挈領是一個動賓結構的成語,其中“提綱”是動詞,“挈領”是賓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演講提綱挈領,邏輯嚴密,讓人印象深刻。
2. 這篇文章的結構提綱挈領,讀起來非常流暢。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整理衣領的動作,同時拿起一張紙上面寫著清晰的提綱,以表示整齊有序的形象。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文章、演講、計劃相關的成語,如“文不加點”、“一氣呵成”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的講解提綱挈領,我們都聽得很明白。
2. 初中生:他的演講提綱挈領,讓我們對這個問題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3. 高中生:這篇文章的結構提綱挈領,展現了作者的邏輯思維能力。
4. 大學生:團隊會議的議程提綱挈領,讓我們高效地討論問題并制定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