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帷
成語(Idiom):董帷(dǒng wéi)
發音(Pronunciation):dǒng wé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權勢獨攬,專斷專行,不聽取他人意見。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董帷出自《左傳·昭公十一年》,原指董事帷幄,意為掌握權力,專制獨斷。后來引申為指權勢獨攬,不聽取他人意見,只憑個人意志行事。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董帷多用于貶義,形容一個人擁有權力而不聽取他人意見,獨斷專行。可以用來批評那些不顧他人利益,只追求個人權力和利益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記載國家歷史的編年體史書,記載了春秋時期的歷史事件。《左傳·昭公十一年》中的董帷故事,講述了一個叫董狐的人在昭公十一年成為了齊國的宰相,他掌握了國家的大權,不聽取他人的建議,專斷專行。這個故事成為了董帷這個成語的來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賓結構,由“董”和“帷”兩個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一直董帷專斷,不聽取他人的意見。
2. 這位領導一人獨攬大權,完全是個董帷之人。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成董事帷幄,表示一個人掌握權力,獨斷專行。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關于中國成語的故事和用法,可以閱讀相關的成語故事書籍或者參考在線學習資源。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一直董帷地決定我們的課程安排,不問我們的意見。
2. 初中生:校長董帷地決定取消我們的體育課,大家都很生氣。
3. 高中生:政府董帷地決定提高學費,引起了廣泛的抗議和討論。
4. 大學生:這個組織的領導董帷地決定了我們的活動方案,沒有給我們發言的機會。
希望這個學習指南對你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