筅帚
成語(Idiom):筅帚 (xiǎn zhǒu)
發音(Pronunciation):xiǎn zhǒu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筅帚是指一種用竹子制作的掃帚,比喻品格高尚、清廉正直的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筅帚是由竹子制成的掃帚,因其材質輕巧、結實耐用,被人們用來比喻品德高尚、清廉正直的人。這個成語形象地描述了一個人的品德和為人處世的態度,強調了誠實、正直、廉潔的重要性。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筅帚這個成語常用于贊美和褒獎那些品德高尚、廉潔正直的人。它可以用來描述一個人的品德和為人處事的態度,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個團體或組織的風氣和作風。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筅帚的成語起源,有一個傳說故事。相傳古代有一位官員名叫孟良,他非常廉潔正直,一直以來都嚴格要求自己做事要公正,不受賄賂。有一天,他到一個地方巡視,聽說那里的官員都很貪污腐敗。孟良非常生氣,他找來一根竹子,親自制作了一把筅帚,然后在廣場上掃了一天。他的行為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大家紛紛議論。孟良借此機會向大家宣揚廉潔正直的重要性,他希望每個人都能像筅帚一樣,保持清廉正直的品質。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筅帚是一個形象化的成語,由兩個漢字組成,沒有特定的修飾詞或補充成分。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一直被稱為是個筅帚,因為他從不接受任何賄賂。
2. 這個組織的風氣很好,大家都像筅帚一樣清廉正直。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筅帚的形象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一個用竹子制作的掃帚,它輕巧、結實耐用,代表著品德高尚、清廉正直的人。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中國的傳統文化和成語感興趣,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成語,了解其起源和用法。同時,也可以學習有關廉潔正直的品質和道德觀念,培養自己的良好品德。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的老師就像一個筅帚,他總是鼓勵我們做正確的事情。
2. 初中生:我希望將來成為一個筅帚,能夠保持清廉正直的品質。
3. 高中生:在這個腐敗的社會中,我們需要更多的筅帚來改變現狀。
4. 大學生:作為一名大學生,我們應該以筅帚為榜樣,堅守自己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