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暍
成語(Idiom):宛暍(wǎn hè)
發音(Pronunciation):wǎn hè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山勢峻峭、峰巒疊嶂。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宛暍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宛指山勢彎曲、峰巒錯落的樣子,暍指山勢高聳、險峻的樣子。宛暍這個成語形容山勢陡峭、峰巒疊嶂,給人以壯麗、雄偉的感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宛暍常用于形容山脈的險峻、壯麗景色。也可以用來形容其他具有曲折、陡峭特點的事物或景觀,如河流、道路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宛暍一詞最早出現在《左傳·襄公二十年》一篇中。文章描述了齊國國君襄公去晉國朝賀的途中,經過了一座山脈,山勢險峻,峰巒疊嶂,壯麗異常。作者用宛暍來形容這座山脈的景色,形象生動地描繪了山勢的險峻和壯麗。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宛暍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座山脈宛暍,給人一種壯麗、雄偉的感覺。
2. 走過宛暍的山路,需要格外小心。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宛暍這個成語與山脈的險峻景色聯系起來,形象地想象山勢峻峭、峰巒疊嶂的樣子,以幫助記憶它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山脈相關的成語,如“蜿蜒曲折”、“峰回路轉”等,以豐富詞匯量和理解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這座山真宛暍,我想爬上去看看風景。
2. 初中生:我們在旅游時經過了一座宛暍的山脈,景色非常壯麗。
3. 高中生:這座宛暍的山脈是我們徒步旅行的終點,雖然路途險峻,但風景非常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