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畝
成語(Idiom):極畝
發音(Pronunciation):jí mǔ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極端貧窮的樣子。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極畝是由“極”和“畝”兩個字組成的,其中,“極”表示極端、極度,“畝”表示田地、土地。極畝一詞形象地描述了田地非常貧瘠、不毛的情況,意味著非常貧困。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極畝一詞常用于形容貧窮的境況,可以用來形容個人、家庭或地區的貧困狀況,也可以用來形容社會的貧富差距。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極畝一詞的出處可以追溯到《史記·孟子荀卿列傳》中。在這篇文章中,有一段描述了孟子與荀卿的對話。荀卿問孟子:“予聞之,夫畝者,田之寸也。夫寸之于畝,猶琴瑟之于弦也。寸與畝,不亦遠乎?”孟子回答說:“是亦甚遠矣。夫畝亦有土地之寸,猶人有寸心之畝也。夫畝之于田,猶心之于人也。心寸之于人,猶田畝之于田也。故人有極心則極畝,有中心則中畝,有小心則小畝。”這段對話中,孟子用“極畝”一詞來形容人的心境與田地的貧瘠相對應。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極畝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四字成語,形式為“形容詞 + 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家境貧困,生活過得極畝。
2. 這個地區的經濟發展嚴重滯后,人們的生活水平極畝。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極畝”與貧窮的形象聯系起來,想象一片貧瘠的土地上什么都長不出來的樣子,從而記住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貧窮、貧困相關的成語和詞語,如“貧苦”、“一窮二白”等,以豐富詞匯。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家住在山里,那里的土地很極畝,所以我們要努力學習,改變家庭的貧困狀況。
2. 初中生:我看過一部關于農村貧困的紀錄片,里面展示了一些地方的極畝情況,讓我深感社會發展還有很多不平等。
3. 高中生:在歷史課上,我們學到了中國過去的貧困現象,那時候很多人的生活都過得極畝,這讓我更加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
4. 大學生:我們應該關注社會的貧富差距,幫助那些生活在極畝中的人們改善生活條件,實現社會的公平與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