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寇
成語(Idiom):盜寇(dào kòu)
發音(Pronunciation):dào kòu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盜賊、強盜。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盜寇是由“盜”和“寇”兩個字組成的成語,意為盜賊、強盜。它形容那些以盜竊、搶劫為生的犯罪分子,行為卑劣、罪惡多端。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常用于形容那些專門從事盜竊、搶劫等犯罪行為的人。在寫文章或者演講中,可以用來形容那些破壞社會安寧、侵犯他人財產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昭公二十六年》記載了一個故事,說楚國的大臣子胥為了報父仇,帶領一支軍隊攻打了吳國。楚國的君主昭公得知后,很生氣,并且指責子胥是“盜寇”,意思是他趁機搶劫。這個故事中的“盜寇”一詞,后來被用來形容那些搶劫、盜竊的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盜寇是一個形容詞+名詞的結構,形容詞“盜”表示盜竊、搶劫的意思,名詞“寇”表示敵人、賊寇的意思。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城市的治安越來越差,盜寇橫行。
2. 這個盜寇團伙已經連續作案多次,警方正在全力追捕。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梢韵胂笠粋€戴著面具的小偷在夜晚悄悄摸進別人的家里,偷走財物,然后潛逃的場景,來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相關的成語,如“賊喊捉賊”、“賊子”等,來豐富對盜賊、犯罪行為的描述詞匯。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警察叔叔抓住了一個盜寇,保護了我們的安全。
2. 初中生:這個城市的治安不好,經常有盜寇出沒。
3. 高中生:政府加大打擊盜寇犯罪的力度,維護社會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