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稱
基本解釋
(1).一齊稱道。 漢 司馬相如 《難蜀父老》:“於是諸大夫茫然喪其所懷來,失厥所以進,喟然并稱曰:‘允哉 漢 德!此鄙人之所愿聞也。’” 漢 揚雄 《羽獵賦》:“喟然并稱曰:‘崇哉乎德!雖有 唐 、 虞 、 大夏 、 成周 之隆,何以侈茲!’”
(2).相提并論。 明 李贄 《書決疑論前》:“十法界以佛界與九界并稱,豈可即以娑婆世界為佛界,離此娑婆世界遂無佛界耶?”
成語(Idiom):并稱
發音(Pronunciation):bìng chē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兩個或多個事物被同時提及,被視為同等重要或同樣出色。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并稱是一個用來形容兩個或多個事物在某個方面具有相同的特點或地位的成語。它強調了這些事物的平等和相似性,通常用于比較和贊美。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并稱常用于描述兩個或多個人、物或概念在某種特定方面具有相同的優點、成就或地位。它可以用于正式和非正式的場合,比如文章、演講、討論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并稱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左傳·昭公二十四年》中。故事背景是春秋時期,齊國的公子糾和公子瑕同時向晉國求婚,晉國的國君想要給予兩人同等的待遇,因此說了一句“君子二人并稱焉”,意思是兩位貴族的地位和才能都一樣出色。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并稱由兩個漢字組成,分別是“并”和“稱”。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兩位歌手的實力都很強,可以并稱為當今樂壇的巨星。
2. 這兩家公司的市場份額幾乎相等,可以并稱為行業的領導者。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并稱”與“平等”、“相似”等概念聯系起來,幫助記憶其基本含義。此外,可以將其與春秋時期的故事背景聯系起來,以便記憶其故事起源。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并稱相關的成語,如“并蒂蓮”、“并駕齊驅”等,以豐富對比較和贊美的表達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小明和小紅的成績都很好,可以并稱為班級的學霸。
2. 初中生:這兩支足球隊實力相當,可以并稱為本屆比賽的強隊。
3. 高中生:這兩位作家的作品風格獨特,可以并稱為當代文學的瑰寶。
4. 大學生:這兩個理論模型在科學界享有很高的聲譽,可以并稱為重要的突破性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