掣子
成語(Idiom):掣子
發音(Pronunciation):chè zǐ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掣子是指拉開抽屜或者拉開某個機械裝置的拉手或拉環。在成語中,掣子用來比喻事情的關鍵或者決定性的一步。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掣子一詞最初用來指代拉開抽屜或者機械裝置的動作。在成語中,掣子的意義逐漸演變為指代事情的關鍵或者決定性的一步。掣子所指的是一個關鍵的動作或者決策,它可能會影響整個情況的發展或者結果。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掣子成語常用于形容某個決策或者行動對于整個情況的影響非常重要。可以用于描述某個關鍵的決策、行動或者事件。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掣子的起源故事并沒有確切的記載。這個成語的起源可能與古代的機械裝置有關,當時人們需要通過掣子來啟動或者停止機械裝置的運轉。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詞語逐漸引申為比喻事情的關鍵或者決定性的一步。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掣子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沒有特定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計劃的成功與否,就看你能不能抓住關鍵的掣子。
2. 在關鍵時刻,他毫不猶豫地拉動了掣子,最終取得了勝利。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與實際生活中拉動掣子的動作聯系起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自己在面臨重要決策時,需要拉動一個巨大的掣子來決定事情的走向。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決策相關的成語,如「劃重點」、「權衡利弊」等,可以幫助擴展對決策和關鍵步驟的理解和運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今天數學考試,要是我能在最后一題做對,那就是關鍵的掣子了。
2. 中學生(13-18歲):在比賽的最后一分鐘,隊長拉動了掣子,改變了比賽的局勢。
3. 大學生(19-22歲):面試時,回答問題的方式和內容是決定錄取的掣子。
4. 成年人(23歲及以上):在職場上,能否抓住機遇并做出正確的決策是事業發展的關鍵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