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涂
成語(Idiom):泥涂
發(fā)音(Pronunciation):ní tú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比喻言辭低下,不堪入目。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形容言論或文章低俗、下流。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于批評或諷刺那些言辭下流、不堪入目的人或事物。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根據(jù)《說文解字》記載,泥涂最早出現(xiàn)在東漢時期,源自漢末文學家陳琳的《世說新語》。故事中,一位名叫劉郎的人向陳琳請教文章寫作的方法。陳琳告訴他,要寫好文章就要避免使用下流低俗的言辭,否則就會像把泥土涂在臉上一樣,令人討厭。從此,泥涂成為了形容言辭低下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 + 動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篇文章真是泥涂,毫無文雅可言。
2. 他的言辭如此泥涂,讓人聽了都感到惡心。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泥涂類比為涂抹在臉上的污泥,來形象化地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言辭相關的成語,如"污言穢語"、"垃圾文"等,可以拓展對于言辭表達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的作文寫得真泥涂,老師批評了他。
2. 初中生:那個同學說的笑話真是泥涂,一點都不好笑。
3. 高中生:這篇文章真是泥涂,毫無觀點和思想。
【版權聲明】 本文為查字典網站原創(chuàng)文章,版權歸查字典所有。未經許可,禁止轉載、復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內容。違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