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詞語解釋
bǎi wú yī shì ㄅㄞˇ ㄨˊ ㄧ ㄕㄧˋ百無一是(百無一是)
謂百事之中無一件是正確的。表示對人對事的全盤否定。如:對同志的工作應作全面分析,不能說得百無一是。
成語詞典已有該詞條:百無一是
成語(Idiom):百無一是
發音(Pronunciation):bǎi wú yī sh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或事物完全沒有一點可取之處,毫無價值或可取之處。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百無一是是由“百”、“無”、“一”、“是”四個詞組成的成語。其中,“百”表示數量很多,“無”表示沒有,“一”表示唯一,“是”表示正確。整個成語的意思是,有很多的東西,但沒有一個是正確或可取的。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百無一是常用來形容一個人或事物的缺點或錯誤非常明顯,沒有任何可取之處。它可以用于批評某人的行為、評價某個物品的質量或描述某個情況的糟糕程度。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百無一是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左傳·昭公二十四年》中。當時,晉國的國君昭公問崔杼如何治理國家,崔杼回答說:“國家之事,無一可取。”意思是說國家的事情沒有一件可取之處。后來,這句話被引申為成語百無一是。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百無一是由四個漢字組成,沒有特定的成語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產品質量太差了,百無一是。
2. 他的行為舉止非常糟糕,百無一是。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百無一是”拆解為“百無一”和“是”,并理解為沒有一件是正確或可取的。可以通過多次重復和運用例句來加深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類似含義的成語,如“千瘡百孔”、“一無是處”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 小學生:這個玩具壞了,百無一是,不能玩了。
- 初中生:他的作文寫得太糟糕了,百無一是,一點亮點都沒有。
- 高中生:這部電影劇情太拖沓了,百無一是,完全沒有看點。
希望以上學習指南對你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