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定
基本解釋
[釋義]
(動)軍事或體操口令,命令在行進的隊伍(也可以是一個人)停下并立正。
[構成]
動補式:立〈定
英文翻譯
1.halt
詳細解釋
◎ 立定 lìdìng
[Attention! Halt and freeze!!] 軍事或體操口令,命令行進的隊伍或個人停下并立正
(1).決定;拿定。《南史·劉穆之傳》:“從平 建鄴 ,諸大處分,皆倉卒立定。”《二刻拍案驚奇》卷九:“甚么終身?拚得立定主意嫁了他,便是了。” 李準 《馬小翠的故事》:“ 馬小翠 這時就立定了志愿,堅決要把文化帶上 大焦山 。”
(2).站住。《初刻拍案驚奇》卷六:“ 巫娘子 連忙躲了進來,掩在門邊, 趙尼姑 卻立定看。”《二刻拍案驚奇》卷九:“ 素梅 見説是書房,便立定了腳。” 茅盾 《子夜》十二:“只有先戰勝了 老趙 ,打破了 老趙 指揮下的‘經濟封鎖’,然后能真正‘自己立定腳跟’!”
(3).軍事或體操口令。命令正在行進的隊伍或個人停住并立正。
成語(Idiom):立定
發音(Pronunciation):lì dì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站立的姿勢,也指決心堅定、不動搖。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立定是指站立的姿勢,也可以引申為決心堅定、不動搖的意思。在成語中,立定常表示一個人在面對困難或挑戰時能夠堅定立場,不退縮、不動搖。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立定常用于形容一個人在面對困難、壓力或考驗時,能夠保持堅定的決心和立場。可以用于鼓勵他人在困境中堅持不懈,也可以用于形容自己在困境中堅持不變。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立定”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軍事訓練。在古代,士兵在軍隊中需要經過嚴格的訓練,其中包括站立姿勢的訓練。在訓練中,士兵需要保持站立姿勢,表現出堅定的決心和毫不動搖的精神。因此,立定成為了形容一個人堅定立場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立定是一個動詞短語,由“立”和“定”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困難面前,我們要立定信心,堅持不懈。
2. 他在面對挑戰時立定了決心,不肯退縮。
3. 她立定了自己的原則,不會被他人的意見左右。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
1. 與立定相關的動作是站立,可以想象一個人站在原地,表現出堅定的決心和毫不動搖的精神。
2. 可以使用與“立定”相似的詞語來進行聯想記憶,例如“堅定”、“不動搖”。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
1. 學習其他與堅定立場相關的成語,例如“堅持不懈”、“毫不動搖”等。
2. 了解中國古代軍事訓練的相關知識,深入了解立定成語的起源和背景。
3. 閱讀相關的故事、文章或書籍,了解立定成語在不同場景中的應用和意義。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面對考試的困難,我要立定信心,努力學習。
2. 初中生:在社交媒體上,要立定自己的原則,不受他人的影響。
3. 高中生:在選擇專業的時候,要立定自己的目標,不被他人的意見左右。
4. 大學生:在創業的道路上,要立定決心,堅持不懈地追求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