擘窠字
成語(Idiom):擘窠字
發音(Pronunciation):bāi kē z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比喻破壞別人的根基,使其一無所有。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擘窠字是由兩個詞組成的成語,其中“擘”指的是用力折斷,破壞,“窠”指的是鳥類的巢穴。這個成語的基本意思是比喻破壞別人的根基,使其一無所有。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通常用于形容某人采取惡意行為,破壞他人的事業、家庭或生活。也可以用來形容某個組織或國家對另一個組織或國家采取破壞性行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擘窠字出自《左傳·哀公二十二年》:“齊人擘窠字以與楚戰,楚人以為諱。”據說,戰國時期,齊國與楚國交戰,齊國人將“窠”字(巢穴)刻在箭矢上,表示要破壞楚國的根基。楚國人發現后,認為這個字非常不吉利,因此避諱不敢提及。后來,這個成語就流傳開來,用來形容破壞別人的根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擘窠字的結構比較簡單,是由兩個詞組成的,沒有其他修飾詞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擘窠字,害得好友一無所有。
2. 這個犯罪集團擘窠字,破壞了整個社會的安寧。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的方式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只鳥的巢穴被人用力折斷,鳥無處可棲身的場景,以此來聯想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相關成語,如“破鏡重圓”、“一敗涂地”等,以擴展對成語的理解和應用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們不應該擘窠字,而是應該互相幫助。
2. 初中生:他的行為破壞了整個班級的團結,簡直是擘窠字。
3. 高中生:政治斗爭中,一些人為了得到利益,不惜擘窠字,破壞了整個國家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