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觸目慟心
發音(Pronunciation):chù mù tòng xī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事物的情況非常令人痛心,使人感到非常悲傷或憤怒。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觸目慟心是由“觸目”和“慟心”兩個詞組合而成。觸目指的是看到某種景象,慟心則表示內心的悲痛和憤怒。這個成語用來形容某種令人痛心、悲憤的情況,通常是指看到社會上的不公平、不正義,或者是看到某些令人震驚、憤怒的事情。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觸目慟心常常用來形容社會上的不公平現象、不正義行為,或者是某些令人震驚、憤怒的事情。例如,當人們看到一個弱勢群體受到欺負或不公平對待時,他們會感到觸目慟心;當人們看到腐敗現象屢禁不絕時,他們也會感到觸目慟心。這個成語可以用來表達人們對不公平、不正義的憤怒和悲痛之情。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觸目慟心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不太清楚,但它的意義和使用場景與古代中國社會的一些不公平現象和不正義行為有關。在古代中國,社會上存在著一些不公平的現象,例如貪官污吏、欺壓弱勢群體等。人們看到這些不公平現象時,內心會感到非常悲痛和憤怒,于是形成了“觸目慟心”這個成語來表達這種情感。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觸目慟心是一個四字成語,由兩個動詞和兩個形容詞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當我看到那個可憐的孩子被欺負時,我感到觸目慟心。
2. 這個社會上的不公平現象讓人觸目慟心。
3. 那個腐敗官員的行為真是觸目慟心。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自己看到了一個非常令人痛心的情景,內心感到非常悲痛和憤怒,這樣就能夠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閱讀相關的新聞報道、社會評論等來了解更多有關觸目慟心的情況和背景。還可以學習其他類似的成語,例如“心如刀割”、“痛心疾首”等,來擴展對這類情感表達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8歲):當我看到動物被虐待的圖片時,我覺得觸目慟心。
2. 初中生(14歲):我覺得學校里的暴力行為真是觸目慟心。
3. 高中生(17歲):看到那些腐敗官員的貪污行為,我感到觸目慟心。
4. 大學生(20歲):社會上的不公平現象讓我感到觸目慟心,我希望能夠為正義發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