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急
成語(Idiom):剛急 (gāng jí)
發音(Pronunciation):gāng jí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性格急躁,行事魯莽。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剛急是由形容詞“剛”和形容詞“急”組成的成語。剛指剛烈、剛直,急指急躁、魯莽。剛急形容一個人性格急躁,做事魯莽,缺乏沉穩和耐心。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剛急常用于形容一個人的性格特點,通常是貶義的。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做事草率、沖動,缺乏思考和耐心。例如,他剛急的性格導致他經常做出錯誤的決策。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剛急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戰國策·楚策四》中,原文是“剛急而不忍,忍而不顧,顧而不聽,聽而不應”。這句話形容了楚國大夫子胥的性格,他對楚國國家大事非常關心,但因為他的剛急性格,常常不能忍耐和顧及他人的意見,導致他的勸諫沒有被聽取。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 + 形容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剛急性格常常讓他陷入麻煩。
2. 她的剛急脾氣使她在工作中常常犯錯。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剛急”與一個人迅速沖上前去的形象聯系起來,來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性格特點相關的成語,如“脾氣暴躁”、“心急如焚”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他的剛急性格常常讓他在考試中犯錯誤。
2. 初中生(13-15歲):她的剛急脾氣常常讓她和同學發生爭吵。
3. 高中生(16-18歲):他的剛急性格使他在與老師交流時顯得不夠成熟。
4. 大學生及以上(19歲及以上):她的剛急脾氣讓她在工作中常常與同事產生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