騷離
成語(Idiom):騷離(sāo lí)
發音(Pronunciation):sāo lí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言辭或文章文辭華麗,辭藻繁復,顯得矯揉造作。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騷離是由《左傳·昭公二十四年》中的“騷人”和“離人”兩個詞組合而成的,意為“文辭華麗,辭藻繁復”,形容言辭或文章顯得矯揉造作、華而不實。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騷離一詞通常用于貶義,形容人的言辭或文章過于華麗、矯揉造作,不真實或虛假。可以用來批評那些喜歡用華麗辭藻掩蓋真實意圖的人或文章。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昭公二十四年》中記載了一個故事。昭公有一個寵臣叫作騷人,他的辭章文辭華麗,卻常常不實陳詞。公元前544年,騷人在昭公面前稱贊了一個不賢的人,被昭公問及其原因時,騷人又用華麗的辭藻回避了問題。昭公對此感到厭煩,于是用“騷離”來形容騷人的言辭。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由名詞“騷人”和“離人”組成,表示“言辭華麗,辭藻繁復”。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演講太騷離了,聽得我一頭霧水。
2. 這篇文章雖然辭藻華麗,但卻騷離不實,缺乏真實感。
3. 他的言辭太騷離了,完全看不出他的真實意圖。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穿著華麗的衣服,卻在走路時矯揉造作,顯得不自然。這樣的形象可以幫助記憶該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學習其他與華麗辭藻相關的成語,如“華而不實”、“辭藻華麗”等,以便更好地理解和運用這些成語。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他的作文寫得太騷離了,完全看不懂。
初中生:這篇文章的辭藻太騷離了,缺乏真實感。
高中生:他的演講用了很多騷離的詞句,但卻沒有表達出真實的意思。
大學生:這本小說的文風太騷離了,讀起來感覺不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