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鑰
基本解釋
(1).下鎖。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陳百史》:“城門下鑰,請俟明日。”
(2).開鎖。《新唐書·后妃傳上·楊貴妃》:“ 力士 知帝旨,是夕,請召妃還,下鑰 安興坊 門馳入。”
成語(Idiom):下鑰(xià yào)
發(fā)音(Pronunciation):xià yà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被困在門內(nèi)的鑰匙,比喻自己無法解脫的束縛。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下鑰一詞源于古代傳說,傳說中有一位名叫張果老的道士,他擅長制作法寶。有一次,張果老制作了一把精巧的鑰匙,但卻不慎將它遺失在一扇門內(nèi)。他無法將這把鑰匙取出,這讓他感到束手無策,無法自拔。因此,人們用“下鑰”來比喻自己被困在某種束縛中,難以解脫。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人們無法自拔、難以解脫的困境。可以用來描述感情糾葛、工作壓力、學習困難等各種困境。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下鑰一詞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傳說中的張果老道士。他是道教中的一位仙人,被認為是長生不老的化身。這個故事在民間廣為流傳,成為了一個常用的成語。
成語結(jié)構(gòu)(Structure of the Idiom):下鑰是一個動賓結(jié)構(gòu)的成語,由“下”作動詞,表示放下、遺失的意思;“鑰”作賓語,表示鑰匙。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工作帶來了巨大的壓力,讓他感到自己像是下了一把鑰匙,無法解脫。
2. 她陷入了感情的糾葛中,感覺自己像是被困在一扇門內(nèi),下了鑰匙無法逃脫。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lián)想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自己被困在一扇門內(nèi),手中緊握著一把鑰匙,卻無法將它取出。這樣的形象可以幫助記憶下鑰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張果老道士的傳說,了解他在道教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時,還可以學習其他與困境、束縛相關(guān)的成語,如困獸之斗、束手無策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在數(shù)學考試中遇到了難題,感覺自己像是被困在一扇門內(nèi),下了鑰匙無法逃脫。
2. 初中生:他在班級中受到了同學的排擠,感到自己像是被困在一扇門內(nèi),下了鑰匙無法解脫。
3. 高中生:高考壓力讓我感到自己像是被困在一扇門內(nèi),下了鑰匙無法逃脫。
4. 大學生:實習的工作讓我感到自己像是被困在一扇門內(nèi),下了鑰匙無法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