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睡草
成語(Idiom):卻睡草
發音(Pronunciation):què shuì cǎ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們為了生存或逃避危險而不得不在不適宜的地方睡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卻,指逃避、躲避;睡草,指在草地上睡覺。成語“卻睡草”原指人們為了逃避敵人或其他危險,不得不在沒有床鋪的情況下在草地上睡覺。引申為在不適宜的環境下睡覺或休息。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人們在艱苦、惡劣的條件下勉強休息或生活。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后漢書·楊震傳》中記載了一個故事。當時,楊震在戰亂中逃亡,為了躲避敵人的追捕,只能在草地上睡覺。后來,人們用“卻睡草”來形容在困難環境中勉強休息的情景。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賓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戰爭年代,有時候人們只能卻睡草來保命。
2. 盡管條件艱苦,他仍然堅持工作,卻睡草也要完成任務。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卻睡草”與艱苦生活聯系起來,想象自己在沒有床鋪的情況下只能在草地上睡覺的場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艱苦生活相關的成語,如“過河拆橋”、“窮途末路”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爺爺告訴我,他小時候家里條件很差,經常卻睡草過夜。
2. 初中生:在軍事演習中,士兵們在野外訓練期間只能卻睡草。
3. 高中生:面對艱難的環境,他選擇了卻睡草而不是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