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詞語解釋
bù jué rú xiàn ㄅㄨˋ ㄐㄩㄝˊ ㄖㄨˊ ㄒㄧㄢˋ不絕如線(不絶如綫)
亦作“不絕如縷”。 1.形容局勢危急,象差點兒就要斷掉的線一樣。《公羊傳·僖公四年》:“南夷與北狄交,中國不絶若綫。” 何休 注:“綫,縫帛縷,以喻微也。”《淮南子·要略訓》:“ 齊桓公 之時,天子卑弱,諸侯力征,南夷北狄交伐中國,中國之不絶如綫。”《清史稿·禮志三》:“洎 朱溫 以下,或起寇竊,或為叛臣,五十餘年,國統不絶如綫。”
(2).形容子孫衰落或后繼者稀少。《漢書·高惠高后文功臣表》:“降及 孝成 ,復加卹問,稍益衰弱,不絶如綫。” 唐 柳宗元 《寄許京兆孟容書》:“荒隅中少士人女子,無與為婚,世亦不肯與罪大者親昵。以是嗣續之重,不絶如縷。” 清 戴名世 《<困學集>自序》:“自 孟軻氏 而后,學者不絶如綫,迨 宋 興而諸儒繼起,不可謂盛者歟!”
(3).形容聲音或思緒微弱。 宋 蘇軾 《前赤壁賦》:“餘音嫋嫋,不絶如縷。” 冰心 《<寄小讀者>四版自序》:“年來筆下銷沉多了。然而我覺得那抒寫的情緒,總是不絕如縷,乙乙欲抽。”
成語詞典已有該詞條:不絕如線
成語(Idiom):不絕如線
發音(Pronunciation):bù jué rú xià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事物連續不斷,沒有終止的樣子。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比喻事物或現象連續不斷,沒有間斷或終止。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來形容人們的工作、學習、生活等連續不斷,沒有間斷的狀態。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出自《漢書·王莽傳》:“禮樂皆備,不絕如線。”意思是說,王莽的政治措施非常完備,就像線一樣連續不斷。后來,這個成語被用來形容事物連續不斷,沒有間斷的狀態。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不絕如線是由“不絕”和“如線”兩個部分組成的,其中,“不絕”表示不斷、沒有間斷,“如線”表示像線一樣連續不斷。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話不絕如線,聽了讓人感到煩躁。
2. 這個工廠的生產線不絕如線,日夜不停地運轉。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成語“不絕如線”與線的形狀聯系起來,形象地表示連續不斷的狀態。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連續不斷相關的成語,如“絡繹不絕”、“源源不斷”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的笑聲不絕如線,讓大家都覺得開心。
2. 初中生:這部電影的情節緊湊,扣人心弦,觀眾的掌聲不絕如線。
3. 高中生:他的演講內容豐富,觀點連貫,聽眾的掌聲不絕如線。
4. 大學生:這個項目的任務很多,但我們團隊的工作態度一直不絕如線,順利完成了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