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準
基本解釋
◎ 一準 yīzhǔn
(1) [certainly;sure; surely]∶有把握地,肯定地
(2) [certainly]∶必定地;肯定地
英文翻譯
1.sure; surely; certainly
詳細解釋
亦作“ 一準 ”。1.一定的準則。《魏書·出帝紀》:“理有一準,則民無覬覦。”
(2).猶言唯一標準。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史傳》:“若夫尊賢隱諱,固 尼父 之圣旨,蓋纖瑕不能玷瑾瑜也;奸慝懲戒,實良史之直筆,農夫見莠,其必鋤也。若斯之科,亦萬代一準焉。”
(3).完全按照或遵循。《魏書·食貨志》:“ 高祖 延興 三年秋七月,更立嚴制,令一準前式,違者罪各有差,有司不檢察與同罪。”《舊唐書·高宗紀下》:“壬寅, 天后 上意見十二條,請王公百僚皆習《老子》,每歲明經一準《孝經》、《論語》例試於有司。” 清 惲敬 《南田先生家傳》:“畫法一準 徐熙 ,筆有芒角,生氣坌涌,如云展潮行,惜稍俗耳。”
(4).一定;肯定。 元 白樸 《墻頭馬上》第二折:“我説與你,夫人已睡了也,一準不來了。”《紅樓夢》第八四回:“我一準回去告訴 趙姨奶奶 ,也省了他天天説嘴。” 魯迅 《彷徨·肥皂》:“那么,就得連夜送到報館,要他明天一準登出來。”
見“ 一準 ”。
成語(Idiom):一準
發音(Pronunciation):yī zhǔ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一定,肯定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一準是一個表示肯定、確定的成語。它的意思是表示某件事情一定會發生或某種情況一定會出現。使用一準來形容某種情況時,通常表示該情況具有很大的可能性或者是根據過去的經驗和觀察得出的結論。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一準常常用于口語中,用來表示對某種情況或事情的肯定判斷。比如,當你看到天空烏云密布時,可以說:“一準要下雨了。”又或者當你看到一個人跑得很快時,可以說:“他一準是練過長跑的。”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一準的故事起源已經無法考證,但是這個成語的使用非常廣泛,被人們廣泛接受和使用。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一準是由副詞“一”和動詞“準”組成的。其中,“一”表示肯定,而“準”表示確定、精確的意思。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一準是在家里等著你呢。
2. 你不好好學習,一準會考不好的。
3. 他的球技這么好,一準是練了很久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與“一定”這個詞語進行聯想來記憶。一準的意思就是一定,所以可以將一準與一定相聯系,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成語感興趣,可以學習更多的成語,了解它們的起源和使用方法。同時,可以通過閱讀經典文學作品和口語對話來提高對成語的理解和運用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明天一準會放假,我們可以去玩了!
2. 初中生:他數學考試都是滿分,一準是數學天才。
3. 高中生:我妹妹每天都練習鋼琴,一準會成為一名出色的鋼琴家。
4. 大學生:他每天都去圖書館自習,一準是為了考研備戰。
5. 成年人:他工作非常努力,一準會有所成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