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身
基本解釋
◎ 只身 zhīshēn
[alone] 孤單一人
只身前往
近義詞
英文翻譯
1.alone; by oneself
詳細解釋
獨自一人。 宋 真山民 《渡江之越宿蕭山縣》詩:“隻身千里客,孤枕一燈秋。”《儒林外史》第三六回:“隻身一人,又無弟兄。” 瞿秋白 《赤都心史》二八:“半載不得家書,只身孤影,心靈中無窮奇感。”
成語(Idiom):只身
發音(Pronunciation):zhǐ shē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獨自一人,沒有伴隨他人的意思。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只身指的是一個人獨自行動,沒有他人的陪伴或幫助。這個成語強調個體的孤獨和獨立,常用來形容一個人面對困難或挑戰時,毫無外援,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只身這個成語常常用來描述一個人在困境中的堅定和勇敢。它可以用于形容一個人在陌生的環境中獨自奮斗,或者一個人在面對困難時毫不退縮的精神。例如,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獨自遠行、探險或者創業的情境。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只身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左傳·昭公二十五年》中。故事講述了鄭國大夫申屠剛被困在一個城市,城外的人們都被敵人殺死了,只有他一個人逃了出來。他在城市里面行走,感到非常孤獨和無助,于是寫下了“只身而已”的字句來表達他的心情。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只身由兩個字組成,第一個字“只”表示獨自,第二個字“身”表示身體。兩個字結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個表示獨自一人的成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只身一人去了偏遠的山區,幫助當地的貧困兒童。
2. 她只身來到這個陌生的城市,開始了她的求學之旅。
3. 他只身面對了巨大的挑戰,但他從不退縮。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只身”這個成語與“獨自一人”的含義聯系起來,想象一個人身邊沒有任何其他人,形象地表示只有自己一個人的情況。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只身”相關的成語,如“孤身一人”、“獨自一人”等,來擴展對于個體獨立和孤獨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只身一個人去參加了學校的運動會。
2. 初中生:他只身一人去了另一個城市參加音樂比賽。
3. 高中生:她只身前往海外留學,追求自己的夢想。
4. 大學生:在大學期間,他只身一人創辦了一個社團。
5. 成年人:他只身一人去了偏遠的地區,幫助當地的貧困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