卒更
成語(Idiom):卒更(zú gēng)
發音(Pronunciation):zú gē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臨死前的最后一次呼吸。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卒,指臨死;更,指呼吸。卒更即指臨死前最后一次呼吸。這個成語形象地表達了人臨死時的最后一刻,具有哲理和感慨的意味。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文學作品、詩歌、散文等表達對人生、生死的思考和描寫。也可以用于形容某些事物或現象即將結束的狀態。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莊子·齊物論》中有一則寓言故事:“孔子臥病,門人問其死后事。孔子曰:‘吾與天地共生,與萬物為一,吾又何求?若死則歸于塵土,若生則歸于塵土,皆無所失,吾又何患?卒歲將死,吾若有知,有事于天者也。’”這個故事中的“卒歲將死”即指臨死之時。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兩個字組成,其中“卒”是動詞,表示臨死;“更”是副詞,表示呼吸。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臨死前的卒更,令人心生敬意。
2. 在他的卒更之際,他說了一番動人的告別辭。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卒更”與臨終前的呼吸聯系起來,形象地想象出臨死時的最后一刻,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其他與生死相關的成語,如“臨終”、“生死關頭”等,拓寬對這一主題的理解和應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爺爺臨死前的卒更,讓我感到很傷心。
2. 初中生:小說中描寫的角色在卒更之際,留下了一封感人的信。
3. 高中生:這首詩以卒更為主題,表達了對生命和存在的思考。
4. 大學生:藝術家在創作中常常思考生死,卒更是他們作品中的重要元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