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艾(xuán ài)
發音(Pronunciation):xuán à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事情非常緊急或危急,處于懸崖邊緣。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懸艾是由“懸”和“艾”兩個詞組成的,其中“懸”意為懸掛、懸念,引申為不穩定、危險;“艾”是一種草本植物,也稱為艾草,有驅邪、驅邪避災的功效。懸艾這個成語形象地比喻事情非常緊急或危急,就像懸掛在懸崖邊緣的艾草一樣。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懸艾常用于形容緊急情況或危機關頭,表示事情非常緊迫,需要立即采取行動。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懸艾這個成語最早出自《史記·項羽本紀》:“至懸艾之地,而楚師不解,以勝之計。”這句話描述了項羽率領楚軍到達懸艾之地,面臨著危急的局勢,但楚軍卻不明白如何取勝。這個故事中的懸艾形象地描繪了當時楚軍面臨的危機。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懸艾是一個形容詞性的成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項目的進度已經懸艾了,我們必須加快推進。
2. 他的生命就像懸艾一樣,隨時可能面臨危險。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
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懸艾這個成語。想象一株艾草懸掛在懸崖邊緣,形象地表示事情非常緊急或危急。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
1. 進一步學習其他與危機、緊急情況相關的成語,如懸崖勒馬、危在旦夕等。
2. 了解艾草的其他功效和用途,深入了解中醫藥的知識。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考試前一天才開始復習,真是懸艾啊!
2. 初中生:我在比賽中遇到了困難,但我沒有放棄,最終成功地脫離了懸艾的境地。
3. 高中生:高考前夕,每一個考生都感受到了懸艾的氣氛,但只有努力學習才能取得好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