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詞語解釋
mò dà bì zhé ㄇㄛˋ ㄉㄚˋ ㄅㄧˋ ㄓㄜˊ末大必折
謂樹木枝端粗大,必折其干。喻下屬權重,危及上級。《左傳·昭公十一年》:“若由是觀之,則害於國,末大必折,尾大不掉,君所知也。” 三國 魏 曹冏 《六代論》:“所謂末大必折,尾大難掉,尾同於體,猶或不從,況乎非體之尾,其可掉哉!”亦省作“ 末折 ”。《文選·陸機<五等諸侯論>》:“故世及之制,弊於彊御;厚下之典,漏於末折。” 呂延濟 注:“厚封土地,則失於末大而本折也。”
成語詞典已有該詞條:末大必折
成語(Idiom):末大必折 (mò dà bì zhé)
發(fā)音(Pronunciation):mò dà bì zhé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處于末尾、盡頭的大事物必然會折斷或毀滅。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這個成語形容處于末尾、盡頭的大事物注定會失敗或崩潰。它是通過比喻來表達人們對事物發(fā)展的規(guī)律的一種認識。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揭示事物的規(guī)律性和必然性,特別是在形容某個事物即將走向失敗或崩潰的情況下使用。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項羽本紀》中有一則故事,講述了項羽在垓下之戰(zhàn)中被劉邦擊敗的情景。項羽大軍被圍困在垓下,最終因為糧草斷絕和敵軍的圍攻,導致項羽大軍潰敗,項羽自己也被迫投江自盡。這個故事成為了“末大必折”這個成語的來源。
成語結(jié)構(gòu)(Structure of the Idiom):由四個漢字組成,分別是“末”、“大”、“必”、“折”。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們的計劃已經(jīng)處于末大必折的境地了。
2. 這個公司的經(jīng)營狀況已經(jīng)末大必折,無法挽回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lián)想項羽在垓下之戰(zhàn)中潰敗的情景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項羽大軍被圍困,最終失敗的場景,將“末大必折”與這個故事聯(lián)系起來。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失敗、崩潰相關的成語,如“一敗涂地”、“鐵杵磨成針”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的夢想如果不努力學習,最后就會末大必折。
2. 初中生:在考試前不復習,考試肯定末大必折。
3. 高中生:如果不好好準備大學入學考試,就可能末大必折。
4. 大學生:如果不認真學習專業(yè)知識,將來找工作時末大必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