撙絀
成語(Idiom):撙絀(zǔn zhú)
發音(Pronunciation):zǔn zhú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節儉,勤儉持家。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撙絀是一個形容詞,指的是節儉、勤儉持家的意思。一個撙絀的人通常會精打細算,節省開支,不浪費資源。這個成語強調了節儉和勤勞的重要性,認為節約是一種美德,可以幫助人們積累財富和實現自己的目標。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撙絀一詞通常用于形容一個人的生活方式或者家庭的理財方式。它可以用來夸獎一個人的節儉和勤勞,也可以用來批評一個人的浪費和奢侈。這個成語在日常生活和商業場景中都可以使用。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撙絀一詞最早出現在《左傳·昭公二十二年》中。據說,春秋時期的齊國國君昭公病重,他的妻子田氏非常節儉,每天都親自到市場上買菜,然后親自下廚做飯。她認為節約是一種美德,可以幫助家庭積累財富。昭公非常欣賞田氏的勤儉持家,因此就有了“撙絀”這個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撙絀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沒有特殊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她一直撙絀持家,從不浪費一分一毫。
2. 這家餐廳因為撙絀經營而贏得了很多顧客的贊賞。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撙絀”拆分為“撙”和“絀”兩個字來記憶。其中,“撙”可以聯想到“撙節”,表示節約的意思;而“絀”可以聯想到“絀食”,表示節儉的意思。結合起來,就可以記住“撙絀”表示節儉、勤儉持家的意思了。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節約和理財感興趣,可以學習更多關于個人理財和投資的知識。你可以了解如何制定預算、儲蓄和投資,以及如何避免浪費和財務困境。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8歲):我要像爸爸媽媽一樣撙絀,好好節約每一分錢。
2. 初中生(14歲):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我要努力學習,撙絀學習時間,不浪費時間玩游戲。
3. 高中生(17歲):我要撙絀學習資源,充分利用每一次學習機會,爭取取得好成績。
4. 大學生(20歲):我要撙絀生活費,合理安排消費,不亂花錢,為將來的發展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