穨阘
成語(Idiom):穨阘
發音(Pronunciation):tú zhá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事物紛亂、混亂不堪。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穨,同“涂”,指涂抹、涂抹的樣子;阘,同“塌”,指倒塌、崩潰的樣子。穨阘形容事物雜亂無序,亂成一團,無法恢復原狀。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事物的混亂、紊亂、無序等情況,可以用來形容場景、人事、思維等方面的混亂。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戰國策·趙策一》中有記載:“秦繆公欲伐趙,趙赍上書,請以穨阘示之。”意思是趙國赍向秦國繆公上書,請求以混亂的狀態來向他展示。這個成語來源于古代趙國與秦國的戰爭時期,趙國為了表達自己的困境和無法抵抗秦國的強大,使用了“穨阘”這個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由兩個漢字組成,形容詞+動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房間被小孩子們玩得穨阘不堪。
2. 會議上的討論變得穨阘起來,無法達成一致。
3. 這個項目的管理混亂不堪,已經陷入了穨阘狀態。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穨阘”聯想為一個房屋倒塌的場景,房屋的涂料涂抹得亂七八糟,形成了一個混亂不堪的狀態。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混亂、無序相關的成語,如“亂七八糟”、“一團糟”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5-12歲):我的書包里東西太多了,整個書包都變成了穨阘的樣子。
2. 初中生(13-15歲):考試前的復習計劃被我安排得穨阘不堪,根本沒法按時完成。
3. 高中生(16-18歲):社團活動的組織工作由于缺乏統一規劃,導致整個活動變得穨阘不堪。
4. 大學生及以上:公司的管理體系存在嚴重問題,導致各部門的工作狀態穨阘,需要進行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