慟醉
成語(Idiom):慟醉
發音(Pronunciation):tòng zu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酒醉后情緒激動、痛哭流涕。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慟醉是由“慟”和“醉”兩個詞組成的成語。“慟”意為悲痛哀號,形容極度悲傷或憤怒;“醉”意為喝酒過量而失去理智。慟醉形容人在酒后情緒激動,痛哭流涕,失去自我控制。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慟醉一般用來形容人在酒后情緒激動,痛哭流涕的狀態。可以用于描述某人因為某種原因而情緒激動,無法自制的場景。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慟醉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漢書·衛青傳》中。據說,衛青是西漢時期的一位著名將領,有一次他在宴會上喝醉了酒,情緒激動地痛哭流涕,表示對國家的忠誠和對戰友的思念之情。后來,人們根據這個故事創造了成語“慟醉”。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慟醉是由兩個單獨的詞組成的,沒有特定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喝了幾杯酒后,突然慟醉起來,大聲痛哭。
2. 她聽到噩耗后,慟醉地倒在了地上,無法自制情緒。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慟醉”與喝酒后情緒激動、痛哭流涕的狀態聯系起來進行記憶。可以想象一個人喝醉后情緒激動地大聲痛哭的場景,將這個形象與“慟醉”聯系在一起,有助于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情緒表達相關的成語,如“泣不成聲”、“悲痛欲絕”等,來擴展對情緒表達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聽到自己的小狗被偷了,慟醉地哭了一整天。
2. 初中生:他在比賽中失利后,慟醉地痛哭起來,讓人心疼。
3. 高中生:她聽到父親去世的消息后,慟醉地跪在地上,無法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