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贄
基本解釋
見面時進獻的禮物。《國語·周語中》“ 子家 奔 齊 ” 三國 吳 韋昭 注:“諸侯、大夫以君命使出,出必有禮贄,私覿之事,以通情結好,吉兇相告。”
成語(Idiom):禮贄(lǐ zhé)
發音(Pronunciation):lǐ zhé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以禮物作為賄賂,以求得私利。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禮贄是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禮指的是禮物,贄指的是賄賂。這個成語的基本含義是指通過送禮物來賄賂他人,以謀取個人私利。它強調了以不正當的手段來獲取利益的行為,是一種不道德的行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禮贄這個成語常常用于形容某些人為了自己的私利而使用不正當手段。可以用于描述商業交往中的賄賂行為,政治場合中的權錢交易,以及其他一些利益交換的不正當行為。它也可以用來警示人們不要利用禮物來違法亂紀。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田敬仲完世家》中有一則故事,講述了田敬仲為了爭奪國君的位置,送了很多貴重的禮物給國君的寵臣。這個故事中的田敬仲就是以禮物作為賄賂,以謀取自己的私利。這個故事成為了禮贄這個成語的來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禮贄是由兩個單獨的字組成的成語,沒有特殊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通過禮贄的方式,成功獲得了那個職位。
2. 這個公司以禮贄的手段,獲取了很多合同。
3. 不應該用禮贄的方式來解決問題。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禮贄這個成語與賄賂的意思聯系起來,想象一個人通過送禮物來賄賂別人的場景,以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相關的成語,如“以質取寵”、“行賄受賄”等,以加深對賄賂行為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他用禮贄的方式讓老師給他加分。
初中生:政府官員不能通過禮贄的方式獲取私利。
高中生:貪官污吏常常利用禮贄來獲取權力和金錢。
大學生:我們應該反對一切形式的禮贄行為,維護社會的公正和公平。